坲网 > 历史 > 正文

​三国后期,姜维一计害三贤,至死都在反抗,诸葛亮果然没选错人

2024-06-06 02:57 来源:网络 点击:

三国后期,姜维一计害三贤,至死都在反抗,诸葛亮果然没选错人

三国后期,魏蜀吴三国鼎立,蜀国暗弱。但蜀国从没有坐以待毙,诸葛亮六出祁山,姜维九伐中原,为的就是在战乱之中搏出一片天地。

三国后期,姜维一计害三贤,至死都在反抗,诸葛亮果然没选错人

诸葛武侯

一计害三贤的前因后果

公元263年,魏军主帅钟会和蜀军主帅姜维在剑阁对峙不下,魏国大将邓艾乘机偷渡阴平,直取成都,斩杀绵竹守将诸葛瞻(诸葛亮之子)。

三国后期,姜维一计害三贤,至死都在反抗,诸葛亮果然没选错人

姜维、钟会、邓艾(图片来自游戏《三国杀》)

这个时候,姜维听说国君有难,果断选择放弃剑阁,带着仅剩的五万士兵去成都勤王。但是半路上却收到后主刘禅用快马送过来的最后一道圣旨:“解除武装,向魏军投降!”将士们的心都要凉透了!

《三国志 姜维传》中记载:

将士咸怒,拔刀砍石

愿陛下忍数日之辱,臣欲使社稷危而复安,日月幽而复明。——《三国志》

将军欲成霸业,北让曹操占天时,南让孙权占地利,将军可占人和。

这是诸葛亮给刘备“三分天下”的规划,意思是刘备占据益州的优势在于“人和”。

刘备真正理解了“人和”的真正含义,所以他是这么做的:纵使战败,也坚持要携民渡江,拯救苍生;刘璋投降之后,仍然不计前嫌,还让他担任益州牧;关羽战死,拼死也要守护桃园的誓言;将领黄权投降曹魏,体恤对方的无奈,善待其家人……

刘备临死前,在白帝城托孤于诸葛亮。诸葛亮算是和刘备最亲近的人,他完整地继承了刘备的思想,包括“仁德之心”和坚持到底的决心。七擒孟获的战绩大抵也是由于这两个品质吧。

三国后期,姜维一计害三贤,至死都在反抗,诸葛亮果然没选错人

白帝城托孤

诸葛亮第一次北伐,在天水城遇到了胸怀大志、智慧过人的姜维,并且将自己的毕生所学传授给了这个27岁的年轻人。自那以后,姜维就像学生一样一直跟在诸葛亮身边认真学习,直到诸葛亮病逝五丈原,姜维才算是出师毕业。

三国后期,姜维一计害三贤,至死都在反抗,诸葛亮果然没选错人

少年姜维

姜维从诸葛武侯身上继承了一种叫作“意志”的东西,这种精神力量从刘备传递到诸葛亮,再传递给姜维。这种精神力量是支撑姜维到最后都在谋划反败为胜的唯一理由。

最后,我们来谈一谈姜维的这个计谋有可能成功吗?

我认为成功的可能性不是没有,但是可能性很小。

钟会从小机智过人,而且家学渊源,军事和政治才干都很卓越,完全不输姜维。而姜维想要利用钟会来达成复国的野心,必须要做到玩弄钟会于股掌之间,我认为姜维做不到。正如我们所知道的,姜维的军事能力近乎无敌,但是在权谋政治上的能力是非常匮乏的,在蜀国还存在的时候就经常被费祎等人欺负。所以,我认为钟会和姜维两人都只是互相利用的关系而已,而姜维是斗不过钟会的。姜维注定失败。

绝境之中的姜维其实也明白,这个计划非常冒险,而且成功率不高,但他还是义无反顾,以身犯险,一计害三贤,哪怕落得一个失败的下场也无怨无悔。

三国后期,姜维一计害三贤,至死都在反抗,诸葛亮果然没选错人

老年姜维

1994年版的《三国演义》电视剧中是这样描写的:

姜维被魏军围困,将士扬言要活捉他。他明白自己彻底失败了,于是仰天长啸:“我计不成,乃天命也!”接着挥舞佩剑,自杀身亡,但是眼睛却一直睁着,闭不下去。

监军卫灌走到他身边说了一句:“蜀国之灭,非将军之罪也,实是后主无道!”姜维听到这话才瞑目……

《三国演义》的这个镜头确实非常经典,看的时候,眼里竟然有些湿润了……

三国后期,姜维一计害三贤,至死都在反抗,诸葛亮果然没选错人

最后的姜维

我常常在思考罗贯中的小说《三国演义》的小说名为什么要用“演义”这两个字,而且是用“拥刘贬曹”的口吻讲述那段历史故事。现在我明白了,那是因为“义”这个字在蜀国阵营贯彻始终,以“桃园结义”为始,以姜维“一计害三贤”为终,感人肺腑,发人深省!

三国后期,姜维一计害三贤,至死都在反抗,诸葛亮果然没选错人